# 浏览器输入URL到页面加载的过程
我们平常输入网址到页面展现这里面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?
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:
- DNS域名解析
- TCP连接
- 服务器处理请求
- 浏览器解析
- 绘制页面
# DNS解析
DNS解析过程就是寻找哪台机器上有你需要的资源的过程。当你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地址时,例如 www.baidu.com
, 其实不是百度网站真正意义上的地址。互联网上每一台计算机的唯一标识是它的IP地址,由于IP地址并不方便记忆,用户更喜欢用方便记忆的网址去寻找互联网上的其他计算机,也就时上面提到的 www.baidu.com
。所以互联网设计者需要在用户的方便性与可用性方面做一个权衡,这个权衡就是一个网址到IP地址的转换,此过程即是DNS解析。它实际上充当了一个翻译的角色,实现了网址到IP地址的转换。那么网址到IP地址转换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呢?
# 解析过程
DNS解析是一个递归查询的过程。
上述图片是查找www.baidu.com
的IP地址过程。首先在本地域名服务器中查询IP地址,如果没有找到的情况下,本地域名服务器会向根域名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,如果根域名服务器也不存在该域名时,本地域名会向com顶级域名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,依次类推下去。直到最后本地域名服务器得到baidu的IP地址并把它缓存到本地,供下次查询使用。从上述过程中,可以看出网址的解析是一个从右向左的过程: com
-> baidu.com
-> www.baidu.com
。但是你是否发现少了点什么,根域名服务器的解析过程呢?事实上,真正的网址是www.baidu.com
.,并不是我多打了一个.,这个.对应的就是根域名服务器,默认情况下所有的网址的最后一位都是.,既然是默认情况下,为了方便用户,通常都会省略,浏览器在请求DNS的时候会自动加上,所有网址真正的解析过程为: .
-> .com
-> baidu.com.
-> www.baidu.com
.。
# DNS优化
了解了DNS的过程,可以为我们带来哪些?上文中请求到baidu的IP地址时,经历了8个步骤,这个过程中存在多个请求(扩展思考:同时存在UDP和TCP请求,为什么有两种请求方式?)。如果每次都经过这么多步骤,是否太耗时间?如何减少该过程的步骤呢?那就是DNS缓存。
# DNS缓存
DNS存在着多级缓存,从离浏览器的距离排序的话,有以下几种: 浏览器缓存,系统缓存,路由器缓存,IPS服务器缓存,根域名服务器缓存,顶级域名服务器缓存,主域名服务器缓存。
- 在你的
chrome
浏览器中输入:chrome://dns/
,你可以看到chrome
浏览器的DNS
缓存。(现在已经访问不到这个列表了,只能chrome://net-internals/#dns
进行清除缓存操作。) - 系统缓存主要存在
/etc/hosts(Linux系统)
中。 - ...
# DNS负载均衡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: DNS返回的IP地址是否每次都一样?如果每次都一样是否说明你请求的资源都位于同一台机器上面,那么这台机器需要多高的性能和储存才能满足亿万请求呢?其实真实的互联网世界背后存在成千上百台服务器,大型的网站甚至更多。但是在用户的眼中,它需要的只是处理他的请求,哪台机器处理请求并不重要。DNS可以返回一个合适的机器的IP给用户,例如可以根据每台机器的负载量,该机器离用户地理位置的距离等等,这种过程就是DNS负载均衡,又叫做DNS重定向。大家耳熟能详的CDN(Content Delivery Network)就是利用DNS的重定向技术,DNS服务器会返回一个跟用户最接近的点的IP地址给用户,CDN节点的服务器负责响应用户的请求,提供所需的内容。
# TCP连接
TCP是互联网中的传输层协议,提供可靠的链接服务,采用三次握手确认一个连接:
- 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连接的请求。
- 服务器接收到浏览器发送的请求后,像浏览器发送统一连接的信号。
- 浏览器接受到服务器发出的同意连接的信号后,再次向服务器发出确认连接的信号。
当三次握手返程,TCP客户端和服务端成功的建立连接,就可以开始传输数据了。更多TCP详情请参考此链接。
# 服务器处理请求
每台服务器上都会安装处理请求的应用——Web server
。常见的web server
产品有apache
、nginx
、IIS
、Lighttpd
等。
当web server接收到一个HTTP请求(request),会返回一个HTTP响应(response),例如送回一个HTML页面。对于不同用户发送的请求,会结合配置文件,把不同请求委托给服务器上处理对应请求的程序进行处理(例如CGI脚本,JSP脚本,servlets,ASP脚本,服务器端JavaScript,或者一些其它的服务器端技术等)。
无论它们(脚本)的目的如何,这些服务器端(server-side)的程序通常产生一个HTML的响应(response)来让浏览器可以浏览。
那么如何处理请求?实际上就是后台处理的工作。后台开发现在有很多框架,但大部分都还是按照MVC设计模式进行搭建的。
处理过程如下图:
对于每一个用户输入的请求,首先被控制器接收,控制器决定用哪个模型来进行处理,然后模型用业务逻辑来处理用户的请求并返回数据,最后控制器确定用哪个视图模型,用相应的视图格式化模型返回html字符串给浏览器,并通过显示页面呈现给用户。
# 浏览器解析
接下来就是浏览器进行处理,通过后台处理返回的HTML字符串被浏览器接受后被一句句读取解析,html页面经历加载、解析、渲染。
# 加载
浏览器对一个html页面的加载顺序是从上而下的。如果加载过程中遇到外部css文件,浏览器另外发出一个请求,来获取css文件。遇到图片资源,浏览器也会另外发出一个请求,来获取图片资源。但是当文档加载过程中遇到js文件,html文档会挂起渲染(加载解析渲染同步)的线程,不仅要等待文档中js文件加载完毕,还要等待解析执行完毕,才可以恢复html文档的渲染线程。
# 解析
解析文档是指将文档转化成为有意义的结构,也就是可让代码理解和使用的结构。解析得到的结果通常是代表了文档结构的节点树,它称作解析树或者语法树,也就是DOM树。如下图:
涉及 HTML 解析相关算法阶段内容:
标记化
:这个算法输入为HTML文本,输出为HTML标记,也成为标记生成器。其中运用有限自动状态机来完成。即在当当前状态下,接收一个或多个字符,就会更新到下一个状态。建树
:将DOM对象加入 DOM 树中,将对应标记压入存放开放(与闭合标签意思对应)元素的栈中。
css解析是指将css文件解析为样式表对象。如下图:
涉及 CSS 样式计算,它的来源一般是以下三种:
- link标签引用
- style标签中的样式
- 元素的内嵌style属性
格式化样式表
:首先,浏览器是无法直接识别 CSS 样式文本的,因此渲染引擎接收到 CSS 文本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其转化为一个结构化的对象,即styleSheets。
标准化样式属性
:有一些 CSS 样式的数值并不容易被渲染引擎所理解,因此需要在计算样式之前将它们标准化,如em->px,red->#ff0000,bold->700等等。
计算每个节点的具体样式
: 继承和层叠。
js解析是文件在加载的同时也进行解析 如果想深入如何解析的话可以看浏览器的工作原理:新式网络浏览器幕后揭秘这篇文章。
# 生成布局树
现在已经生成了DOM树和DOM样式,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通过浏览器的布局系统确定元素的位置,也就是要生成一棵布局树(Layout Tree)
。
- 遍历生成的 DOM 树节点,并把他们添加到布局树中。
- 计算布局树节点的坐标位置。
总结:
更多图片里的详情内容参考。
# 渲染
即为构建渲染树的过程,就是将DOM树进行可视化表示。构建这棵树是为了以正确的顺序绘制文档内容。
- 建立图层树(Layer Tree):对特定的节点进行分层,构建一棵图层树(Layer Tree)。
- 生成绘制列表:图层的绘制拆分成一个个绘制指令,比如先画背景、再描绘边框......然后将这些指令按顺序组合成一个待绘制列表,相当于给后面的绘制操作做了一波计划。
- 生成图块并栅格化:现在开始绘制操作,实际上在渲染进程中绘制操作是由专门的线程来完成的,这个线程叫
合成线程
。渲染进程
中专门维护了一个栅格化线程池
,专门负责把图块
转换为位图数据
- 显示器显示内容: 栅格化操作完成后,合成线程会生成一个绘制命令,即"DrawQuad",并发送给浏览器进程。无论是 PC 显示器还是手机屏幕,都有一个
固定的刷新频率
,一般是60 HZ
,即 60 帧,也就是一秒更新 60 张图片,一张图片停留的时间约为 16.7 ms。而每次更新的图片都来自显卡的前缓冲区
。而显卡接收到浏览器进程传来的页面后,会合成相应的图像,并将图像保存到后缓冲区
,然后系统自动将前缓冲区和后缓冲区对换位置
,如此循环更新。看到这里你也就是明白,当某个动画大量占用内存的时候,浏览器生成图像的时候会变慢,图像传送给显卡就会不及时,而显示器还是以不变的频率刷新,因此会出现卡顿,也就是明显的掉帧现象。
总结:
更多图片里的详情内容参考。
# 参考文章
https://www.html5rocks.com/zh/tutorials/internals/howbrowserswork/#Parsing_general
https://juejin.im/post/5df5bcea6fb9a016091def69?utm_source=gold_browser_extension#heading-46
https://juejin.im/post/5df5bcea6fb9a016091def69?utm_source=gold_browser_extension#heading-33